紙漿的白度是利用其具有反射單色光的能力,與一個已知的標準白度(通常為氧化鎂)相比較而測得。最常用的儀器是可發出散射光源的Zeiss Elrepho反射儀。全漂亞硫酸鹽漿測得的白度可高至94 Elrepho單位,而未漂硫酸鹽漿則低至15 Elrepho單位。
未漂漿顯現出有很寬的白度值范圍。亞硫酸鹽法生產出白度相當高(達65)的紙漿,而那些由硫酸鹽法、燒堿法和半化學漿法所生產的紙漿白度可能非常低。機械漿的白度主要與制漿木材的品種與狀態有關。一般地說,只有那些白度值超過55的木材品種才用于機械法制漿。
纖維素和半纖維素天然是白的,對紙漿顏色沒有影響。通常認為木素結構上的發色團是導致紙漿顏色的主要原因;據稱其機理是將木素的苯酚基部分氧化成苯醌型物質,而該物質已知是吸收有色光的。也已知道、重金屬離子(例如鐵與銅)與苯酚基形成有色的絡合物。抽提物可能影響從含脂木材制取的機械漿顏色。
保存木素還是脫除木素
紙漿化學漂白有兩種辦法。一種是使用選擇性地破壞若干發色團而不明顯侵襲木素的化學品進行漂白。另一種辦法則是幾乎將所有的殘余木素都脫除。
選擇性漂白的辦法(常稱之為“增白”以有別于真正的漂白)用于木素含量較高的高得率漿。這個辦法在多數情況下同限于獲得70以內的白度;只有在很優越條件下才可獲得80以上的白度;雖然所獲得的白度增值可能很大,但沒有一個已知的選擇性增白方法具有耐久效果,暴露到光線和大氣氧中即可使木素結構迅速變色,這從舊報紙可容易地觀察到。
為了生產穩定的高質量紙漿(以及溶解漿),必須采取除去紙漿中木素的漂白方法。漂的前階段一般可看作是開始于蒸煮的脫木素過程的繼續。后階段則是用氧化劑清除和消滅殘余色素。整個漂白過程必須在紙漿強度性能和其他抄造性能受保護的前提下進行。